|
《焦点1线》第419期节目报道: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假山路社区时间:2020-11-11 垃圾分类关乎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提升生态纯度,是践行“两山”理论的具体行动;垃圾分类活动蕴含着民生温度,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。 自垃圾分类开展以来,上塘街道假山路社区以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为切入点,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,坚持目标导向、系统思维、科学谋划、循序渐进,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向深入。 -01- 假山路社区 | 三方协同 三方协同主要是指通过居委会、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通力合作,以拱墅区委《关于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的意见通知》为指引,成立小区专员工作室,多措并举加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,提升垃圾分类质量。 前期,三方共同召开动员大会,总结往期工作中的不足,讨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,进一步统一思想,深挖痛点解决难点。 基础设施建设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假山路社区各小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对投放点位进行优化提升。部分小区引入了智能垃圾桶、智慧化的管理系统,让垃圾分类变得更方便快捷。而沿用传统投放方式的小区,也在积极探索对环境更为友好的点位布置。 -02- 假山路社区 | 规范投放 为进一步规范小区内的投放点设置,社区还在公示栏张贴垃圾分类工人人员信息,投放点位示意图、上门收集时间以及网格常住户垃圾分类情况表,周围墙面也张贴了各种垃圾分类宣传图板,营造出较为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。 在可回收物分类设施方面,设置了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点,供居民分类投放纸类、纺织品、塑料、金属四类可回收物。 在完善设施的基础上,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,需要加大宣传及监管投入力度。假山路社区将社区网格员、物业管理员、居民志愿者等多支队伍的力量汇聚起来,全力整治,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。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各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。
如今在假山路社区,垃圾分类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,人人参与垃圾分类成了一种新时尚,这无疑也是三方协同工作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。 接下来,假山路社区将积极总结示范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,在全社区铺开垃圾分类工作,打造垃圾分类特色示范样板,为建设美丽浙江助力。 上一篇杭州中粮大悦城垃圾分类下一篇我国生活垃圾的基本现状 |